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古老建筑旅游景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北京古老建筑旅游景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原来有几道城墙?
北京城墙原有4道城墙,城中心的皇宫外有紫禁城,其外又环以更大的城墙,称之为皇城,外面还有周长24里的内城,另外还有南边的外城。 1、紫禁城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有宫城高墙环绕,城高10米,厚6米多,成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长7.263公里,城外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又名筒子河。城四边都有高大的城门楼,南面叫午门,北面名神武门,东边称东华门,西边为西华门。 2、皇城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6-1420年),用砖砌成,外涂朱红色,墙顶覆黄琉璃瓦,周长9000多米,高6米,厚2米,顶部厚1.73米,南为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民国时叫中华门),这是皇城南大门,东有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边初名北安门,清代改为地安门。民国时大部拆除,现仅存天安门两旁各一段。 皇城东为南池子、北池子、东黄城根,西为南长街、北长街、西黄城根。 3、内城 明太祖1370-1419年建造,周长24里,共有9个城门,老北京说的四九城,就是指东西南北四面城墙和九个城门,二十世纪70年代因修建地铁而拆除。 4、外城 明代时,正阳门外人口增多,为犯外族的侵扰,1542年刘伯温等即倡言修筑北京外城。嘉靖32年(1553)给事中朱伯辰上书说,城外人口激增,应添修外城。北京城郊尚遗存有金、元城故址“周可百二十公里”如能“增卑补薄,培缺续断,可事半而功倍”。 此言与中国古代城市"内城外郭"的重城制正相吻合。因此嘉靖帝即下令兴工修筑。后来因财政拮据,经严嵩巡视后提出应先筑南面城墙,待以后财力充裕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制”。于是将北京城南已经筑起的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外城自嘉靖32年(1553)动工修筑,十月完工,三面全长28里。于是北京城才形成“凸”字形。
原来的北京总共有四道城墙,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整个轮廓从空中俯视像一个“凸”字,从宫城、皇城、内城到外城,每座城池都有城门,宫城有4座城门、皇城有4座城门、内城有9座城门、外城有7座城门。
而今,北京城保存下来的城门,今天仅存“一对半”。“一对”是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半”是德胜门箭楼,角楼只留下内城东南角的箭楼,皇城就不用说了,内外城城墙总共只剩下不足400米……
老北京胡同有哪些著名景点?胡同有什么特色?
#旅游#说说北京胡同那些事
北京胡同与京剧一样,都有浓厚的文化特色,拥有极好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北京历史民俗风情趣味典故发祥地和聚宝盆。
一是,主要景点
1.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最丰富棋盘式传统民居区。胡同各种形制府邸院落很多,明清以来一直是富人区。这里有明朝文臣将军到清朝皇后格格,还有文人学者诗画巨匠。比如,板厂胡同30.34号院,炒豆胡同63.65号均为僧王府;东棉花胡同15.17号中央戏剧学院;秦老胡同18号多贝子府,35号明善的绮园;后圆恩寺7号庆亲王次子府,后为蒋介石行辕,13号茅盾故居;菊儿胡同3.5.7号院溥仪老爷家;帽儿胡同37号婉蓉故居等等30多个景点。
我有南锣鼓巷的文章,这里不一一介绍了,欢迎你去看我的文章。
2是,什刹海金丝套地区胡同游
金丝套地区包括前海北沿、后海南沿和柳荫街区域,清代专为***绣金丝龙袍和官服的地方
。有十七条胡同,主要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大、小金丝胡同,大、小翔风胡同等。尤其南官房胡同39号奥运人家传统四合院古色古香。
二是,北京胡同的特色
北京胡同的特色,我有专门文章,详细介绍了南锣鼓巷和什刹海胡同的特色,这里大致说一下:
①胡同文化,胡同每一处宅院都有说不尽的风流人物,每一处都能牵出一段历史和故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古老建筑旅游景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古老建筑旅游景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nanyejin.com/post/5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