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杭州塔旅游景点前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杭州塔旅游景点前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浙江以前建了那么多塔?
包括宁波在内,浙江的很多地方都有着非常多的塔型建筑,也算是浙江建筑上的一大特色了。其实,这些塔最初的建设和佛教有关。
浙江在过去一直是我国交通最为便利的地方,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而宁波则是对外交流的中心,所以说自然是各种新事物最先传入的地方,佛教就是其中之一。过去,中国和宗教有关的各种建筑主要是各种寺庙。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这种塔型的建筑逐渐传入,最早就是在浙江。塔在当时最早是用来保存一些珍宝的,比如说宁波的阿育王寺的舍利塔一开始就是用来保存从印度传过来的舍利子的。
因为外形独特美观,所有塔这种建筑在浙江逐渐有了一定的量,即便是没有什么需要保存的。后来到了五代十国的时期,一个杭州的筑塔高手改良了塔这种建筑,使其在外形上保留了原来的神貌的同时,更加符合我们国人的审美,结果一下子就流行了起来,并且传到了全国各地。所以说,塔这种建筑,还是从我们浙江开始传到全国各地的。
等后来到了明清时期,塔的宗教意味已经几乎没有了,很多时候建一座塔更多还是为了风水更好。不过,这些东西都是从浙江开始流行起来的,所以自然是有着非常多的塔。
杭州塔的来历?
公元948年,19岁的钱(弘)俶即位,推行“纵民耕之,公不加赋”,深受吴越之地的百姓拥戴。钱(弘)俶位居万人之上,但其为人俭素,常服大帛,衣无罗绮,与妃子孙太真斋僧布施,崇尚佛法,广为造寺立塔。
公元***5年,北宋军攻占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后主李煜投降,南唐覆灭,至此十国之中仅剩吴越。钱(弘)俶则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镠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纳了高僧延寿临终遗言“纳土归宋,舍别归总”,***取“重民轻土”之善举保护一方百姓,也因此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
也正是在这种南唐灭吴越危的背景下,钱王钱(弘)俶在北宋太平二年(公元***7年)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在西湖南端的中峰山上拟建塔,原拟建13层,因时事动荡,财力不济,改为7层。塔成之时恰逢北宋追谥钱(弘)俶王妃孙太真为“皇妃”,故而名曰“皇妃塔”。又因其建于西湖畔中峰山之上,中峰又称回峰,回字旧作雷,因此又被世人称为“雷峰塔”。
杭州保俶塔得名的由来?
保俶塔(“俶”,拼音:chù,注音:ㄔㄨˋ)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侧宝石山山顶的一座塔,为西湖风景区标志之一,2005年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俶塔始建时代有争议,一般认为系北宋初年开宝年间(968-***6年),吴越国国王钱弘俶被宋太祖赵匡胤召往汴京时,他的母舅吴延爽发愿建造九级宝塔,祈祝钱弘俶平安归来。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屡毁屡建。 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为七层楼阁式。民国十三年(1924年)塔倾斜,重修,为八面七级,高45.3米,底层边长3.26米,塔刹铁制构件为明代旧物,1996年,朽坏的塔刹被更换。 保俶塔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得名来自于一个故事,相传北宋咸平年间,被尊称为师叔的永保和尚,双目患疾,募缘十年重修此塔,宝塔焕然一新人民感激并以作纪念便改叫保叔塔,之后的宋,元,明朝一直都称之为保叔塔。保俶塔,别名保叔塔,位于杭州市西湖北缘宝石山上,又名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是杭州一处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始建于五代,历代曾经多次修建,目前保俶塔保持完好。
北宋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被尊称为"师叔”的永保和尚,双目患疾,募缘十年重修此塔,宝塔焕然一新,人们感其精神并以作纪念便改叫宝石塔为“保俶塔"。
之后的宋、元、明朝一直都称之“保俶塔”,再后来吴延爽建造“保俶塔”的故事就广泛流传到至今了。
保俶塔初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后周吴越忠懿王钱俶年间(948年-960年)。
保俶塔,为吴越王时,吴延爽所建,凡九级,元延祐年间(1314-1320)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塔屡毁屡建。天晴时浮屠撑云,金碧排空,七宝玲珑,足可观赏。
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说。为西湖之标志。
有文曾经如此写到:宝石山高六十三丈,周一十三里。钱武肃王封寿星宝石山,罗隐为之记。
其绝顶为宝峰,有保塔,一名宝所塔,盖保俶塔也。
有讹传此塔系寡嫂祈叔平安而建,因此称为“保叔塔”,也有误称之为“宝所塔”。
该塔古时历经宋、元、明、清四代六次重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在塔下发现吴延爽造塔记残碑,当时塔有七层木檐。
现塔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照古塔原样重建的。
保俶塔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塔旅游景点前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杭州塔旅游景点前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nanyejin.com/post/42873.html